关于中医里的“望诊”,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有些“玄乎”,但实际上,其中确有不少学问值得大家钻研。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时,常常就会在脸面上有所表现,体内气血充足,那么自然就会面色红润有光泽,可若是气血出现了亏虚,那么就很容易面色枯槁。面色枯槁就易显衰老,而自古以来,抗衰老(轻身延年)的方药研究,方兴未艾。
而在中医看来,我们身体里的气血生成,其实是与脾胃化生密切相关的,脾胃健康,那么气血的化生就会正常无虞,可若是脾胃受到了病邪的影响,就会导致气血化生出现异常,进而诱发一些气血虚弱病症,所以,这样看来,想要让自己的气血充足,那么养益脾胃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脾胃强大了,气血就充足了,衰老也就延缓了。因此,也有人说补脾就是最好的抗衰老,诚不我欺呀!
那么,我们身体里的气血为什么会出现亏虚呢?这实际上就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相挂钩了,中医认为,“忧思伤脾”,平日里若总是思虑过重,那么就很容易对脾胃造成损伤,而且饮食不当,比如过量饮食生冷、饮食不规律等,也会导致脾胃出现问题,进而导致气血不足,所以,这一类人在症状表现上,就会面色苍白,同时出现黯斑、黑眼圈等症状。而要想将这一系列表现加以改善,就要将不足给补充起来,而中医里具有补益气血的中药方剂有很多,比如今天要跟大家分析的,就是鼎鼎有名的归脾汤。
归脾汤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,出自南宋医家严用和的《济生方》,属于中医里的补益剂,常用于补充心脾气血不足,在中医看来,气血不足不仅跟化生之源脾有关,同样也跟心脏有关,毕竟心主血,要是心脏血液不足,那么血液运行的鼎力自然就会减少。
起初,归脾汤里只用到了八味中药材,分别是白术、茯神、黄芪、龙眼肉、酸枣仁、人参、木香以及炙甘草,可后来,明朝有位太医叫做薛立斋,它发现了原方的“美中不足”,于是便又加入了两味药材,即当归和远志,进而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药方。虽说这个方剂的中药组成稍多,但其治疗病症的思路却很清晰。
首先是补气。在归脾汤中,具有补气效果的药材是人参和黄芪,这两味中药都是中医里常用的补气药,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的效果,而黄芪不仅善于补气,还可以固本,能够将脾胃的气机补足。不过,除了这两味中药外,白术和甘草也具有补气的能力,白善于补益脾胃之气,而且它还具有燥湿的效果,可以将身体里的水湿病邪给排出去;至于甘草,它是一味使用很官方的中药材,在很多时候都被用于调和药性,但甘草归入脾胃经,也具有补益中焦气机的效果。
补气之后,便是补血。此方中的龙眼肉和肉桂能够将心血补益起来,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,但补血除了可以找当归外,龙眼肉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龙眼肉属于药食同源之品,在平时适量使用,对心血也具有很好的补充效果。最后就是安神了,气血不足,心神自然也会受到影响,于是就使用了茯苓、远志、酸枣仁来养心安神,而至于为什么会加入木香,是因为在中医里有着“气行则血行”的说法,要确保补进去的气血能上上下下顺利运行起来。
总得来看,这个方子的思路其实很简单,从补气、补血、安神三个方面入手,进而将身体的气血不足所致的病症给补充回来,恢复自身健康,而且还顺带把心烦失眠给治疗了。